总书记牵挂的老区老乡们的新生活观察

时间:2020-07-3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京京 人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强调,要加快老区发展,在脱贫攻坚上领跑,不让一个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

总书记牵挂的老区老乡们的新生活
文松辉、罗娜、邓志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强调,要加快老区发展,在脱贫攻坚上领跑,不让一个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
       殷殷嘱托,重如千钧。
       2020年4月26日,江西全省25个贫困县、3058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
       这是振奋人心的脱贫实践。红土地上的乡亲们,牢记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牵挂和问候,艰苦奋斗争创一流,交出决战脱贫攻坚的合格答卷。
       近日,“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奔赴江西,与总书记牵挂过的老乡们面对面交流。
       “漂亮的小楼房、小汽车越来越多” “现在村里的变化可大喽!”“活到老,奋斗到老,我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老区老乡们言语之间传递出的幸福感,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诠释,也在回应总书记对老区的深情关切。
       “漂亮的小楼房、小汽车越来越多”
       “6月28日,父亲因为血压突然下降被送进了ICU病房。”王承登的儿子王建国近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到,以往每次谈到总书记的回信,父亲的心情都很兴奋。
       历史照片:老红军王承登说,瓦窑堡战役时,一颗子弹从这里打进去,再从右耳穿出来。 (摄影:谢东琳)
       因为年事已高,今年已106岁的王老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度过。“每天除了基本的康复训练,其余时间会看看新闻、报纸,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赣南的振兴发展。”谈到王老的情况,王建国介绍,父亲平时爱穿衬衣,双眼凹陷,却透露出浓浓的精气神。
       时间回溯,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拿出王承登的来信,与代表们共话老区发展。
       信由王承登口述,儿子王建国执笔。为什么会想起写这样一封信?王承登曾在媒体采访中披露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赣南老区的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从中得了实惠。我想让总书记知道,我们赣南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正在努力实现振兴梦。”
       沐浴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阳光雨露,八年来,赣南人民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赣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建国说,当得知赣州市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赣南革命老区实现历史性整体脱贫时,父亲缓缓地抬起右手,有力地敬了一个军礼:“我们赣南革命老区整体脱贫摘帽,我心里高兴啊!”
       “父亲最关心的还是赣南油茶的发展。”王建国说,父亲之所以在给总书记的信中提到油茶产业,因为他知道茶油是个“宝”,既可以食用,又有药用价值,当年,赣南老区群众就是用茶油、樟脑、钨砂,从白区换回食盐、药品、武器等物资,支援红军,支持革命。
       赣州是我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是江西省最大的油茶主产区。然而,早些年农户种植茶油的积极性并不高。
       “油茶树的生长周期长,7至8年才能进入丰产期,加上补贴少,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种茶油树。”王建国说,自从总书记在回信中对赣南革命老区发展油茶和精准扶贫作出重要指示后,赣南油茶迎来了春天,油茶成为赣南老区人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
       “这个油炒出来的菜就是不一样!”王老喜欢吃回锅肉,每当王建国用茶油给他炒菜时,他都会问起兴国老家茶农的生活状况。
       合适的时候,王建国偶尔会开车带父亲出去转转。“这是新建的立交桥、这是赣州的新区、这是现在农村的样子……” 王建国说,看到眼前的景象,父亲很感叹,“现在坐在车上就能看风景,不仅路好走了,绿化也做得非常好。农村土坯房也基本不见了,漂亮的小楼房、小汽车越来越多,跟大都市一样。”
       在王老进入ICU病房的这段时间里,王建国隔两天就会去探望一次,“父亲是在赣州居住的最后一位赣南籍老红军,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我还想带他去看看赣南更多的变化。”
       “村里的变化可大喽!”
       在井冈山深处,有一个村庄叫做神山村,这里曾是闭塞、贫困乡村的代名词。
       2016年2月2日,习总书记来到神山村考察,有位老人曾当众竖起大拇指给习总书记点赞,他就是人们口中的老支书彭水生。
       聊起神山村的巨变,79岁曾任神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彭水生精神矍铄,脸上洋溢出幸福。(摄影:王普)
       “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饭了,别的不敢夸,食材绝对是纯天然的‘土货’。”7月18日,记者来到神山村,初见老支书,他正在热情地招呼客人,精神矍铄。站在他家门口,可见神山村白墙灰瓦的小楼错落有致,翠竹环绕、溪水穿行其间。
       厨房飘来阵阵香味,老支书家里当天共有3桌客人,都是来神山村旅游的,不少游客楼上楼下看了个遍。在菜还没有上齐之前,老支书坐在门口和大家闲聊,今年79的他虽满头银发,但聊起神山村的巨变,依然声音洪亮,脸上洋溢出幸福。
       “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住的是土坯房,红薯山芋当主粮。”说起神山村的过去,有句顺口溜深深地留在彭水生的记忆里,不同的是如今是笑着说给大家听。
       “现在村里的变化可大喽!路也宽了,灯也亮了,喇叭也响了。”村内新修的水泥路如同一个枝丫,老支书用手指了指说到,以前没有路的时候,所有的生活物资和种田所需的肥料只能靠肩挑手扛,真是太苦了。
       “现在不一样了,村里人不用外出务工,可以在家做农家乐、养蜜蜂,甚至还把自家房屋改造起来做民宿。”2017年以来,通过发展高山黄桃、井冈红茶等产业,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神山村实现了人均收入19800元左右,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老支书家大厅,有一沓《贫困户收益确认公示表》贴在墙上,上面清晰地记载着这些年他家的基本信息和各项收益情况,“上半年最大的收入是资产出租38062元,加上高龄补贴、养老金等收入,日子不错哩!”老支书说。
       “2017年全年收入27931.12元、2018年全年收入30124.12元、2019年全年收入34406.12元……”仔细翻看老支书家的《贫困户收益确认公示表》,可见他家在2016年已经脱贫,脱贫后的这几年,他家的收益涨幅明显。
       和老支书家一样,神山村所有贫困户家里都张贴了《贫困户收益确认公示表》,登记每一项实际收入。这个收入,不是测算收入,不是预期收入,而是确确实实的现金收入,一分一厘都经过贫困户签字确认后公示公开,做到你知、我知、大家知,方便监督。
       正值暑假,到神山村避暑休闲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只是老支书,不少做“农家乐”的村民都在忙活着,因疫情影响一度按下“暂停键”的神山村旅游,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红火。
       漫步神山村,一面“笑脸墙”格外醒目。在墙上,贴着27张满是笑容的村民照片,组成了一个“心”的模样。老支书彭水生的照片位于“笑脸墙”的正上方。红光满面的他身子骨硬朗,成了神山村的“形象大使”,自发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讲总书记来后神山村脱贫致富的变化,比年轻人还有精神。
       “我希望把神山村推向世界,把井冈山推向世界,让红色故事还有老区脱贫励志故事能够传承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老支书浑厚有力的声音从他腰上的“小蜜蜂”传来,久久回荡在这片绿水青山间。
       “活到老,奋斗到老,我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这个富硒大米做出来的饭特别香,别说吃两碗了,三碗都吃得下”、“这个迷你小南瓜简直太可爱了,只要5元一个,大家可以直接下单……”7月17日,孙观发超市迎来了江西绿滋肴控股有限公司的两位网络“达人”,现场带货直播。
       去年6月,孙观发在家旁边开起了小超市,儿媳郭金凤便是这家超市的经营者。通过直播镜头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了乡村特产大米、酱油、果蔬等农副产品,孙观发也乐呵呵地配合主持人讲解自家产品的优势,毫不怯场。
       “我这么大年纪还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真幸福!”此次直播“带货”让孙观发大开眼界,围观的村民更是拍掌喝彩,“把我们美丽的潭头村也拍一拍,让网友看看咱村的变化!”
       “活到老,奋斗到老。” 70岁的孙观发要继续奋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摄影:王普)
       直播结束后,孙观发一边给大家倒水,一边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20日到他家做客时的场景。今年70岁的孙观发是红军后代,在他家客厅中间,悬挂着两张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做客时一同拉家常的  照片,家具的摆放保持着照片的原状,给人一种温馨、干净、朴素的感觉。
       “当时,我就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身边,总书记拉着我的手,详细询问了家里的生活情况,在我家看了厨房、卧室,连厕所都看了……”说起这一幕,孙观发仍旧心情澎湃。
       说话间,不时有游客走进孙观发家,他频频起身招呼。如今孙观发家已成为潭头村最热门的游客到访点,他顺带办起了民宿、农家乐。2019年夏季,潭头村日游客量达上千人次,孙观发家的民宿几乎天天爆满。
       潭头村的变化确实大,孙观发深有感触:“潭头村有句老话叫‘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溅灶头’。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建起了厕所,环境好了,景也美了,早就不是过去的潭头村啦!”
距离孙观发家几十米处有一块雕塑,上面一句话特别醒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聊到奋斗,孙观发的话匣子一下子又打开了。“我现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幸福。但活到老,奋斗到老,我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道别时,孙观发还不忘给记者介绍门前正在施工的一块空地,“这里准备做个拱桥,8月30日就会完工,接下来还想做一个会场,提升村里的基础设施……”言语间干劲十足。
       果蔬飘香、白墙黛瓦、乐业安居……盛夏时节,行走在赣鄱大地,处处能感受到产业丰、面貌美、人欢乐的美丽新气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满溢在笑脸上。这样的田园生活令人羡慕!

责任编辑:婧婧
1
联系我们